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知识

走进学会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5/6 15:43:11 发布人: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中医养生学说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我国传统的方法为主要手段,经过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长期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方法。

早在上古时期,人类就开始了养生知识的积累,如《庄子·盗跖》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说明古人为躲避野兽的伤害,采取了筑巢穴、栖木上的防范措施。《周礼·天官冡宰下》曰:“牛宜〓,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菰”,这是饮食养生的内容,指出食物之间的搭配应注意合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学术思想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促进了养生学说的迅速发展。如《周易》在运动锻炼、道德修养、预防疾病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养生原则,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辞上传·乾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象辞上传·否卦》),“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系辞下传·第五章》)。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师祖,其提倡的“道”,既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又是万事万物演变的根本规律。故道家养生说的核心是让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而实现长生,即“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道德经·五十九章》)。其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在“无为而治”的前提下做到“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十六章》),重在道德即思想境界方面的修养和调摄。具体而言,守静的根本方法是“养气”,即通过形神相合、恢复本性、积德内敛等修炼来培植、净化、充实自己的生命精神,使体内之气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内外交流,以追求人生自然的境界,去体悟天地自然之道的精神。致虚的根本方法是“寡欲”,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在老子看来,一个人朝夕营营,触处皆是名利,且人有生理之欲,情感之逐,则无时无刻不与物质相牵缠,若任其发展,一味追求感官物质的享受,就不能不受物的限制,甚而受物的支配,如此便违背了“无为”、“自然”的规律,从而使人的生命耗损,精神涣散,于身心健康大为不利。所以,致虚是心灵的淡泊,是无为的前提;而无欲则是致虚的养生方法。当然,老子提倡寡欲或无欲,并非是要根除人的一切正常欲望的禁欲主义,而是指力戒贪欲与纵欲,如《道德经·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又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并将道家学说与医学理论相结合,亦提倡返朴归真,清静无为,修身养性。如:“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刻意》。同时,在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方面,庄子认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庄子·达生》);在发病方面,指出四时之气不正或七情的刺激,都会致人生病,“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庄子·在宥》);在运动养生方面,提倡调节呼吸,模仿动物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主张“吹煦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申,为寿已矣”等(《庄子·刻意》)。由此可见,老子和庄子的这些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精神调摄法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难怪有人认为《内经》中的养生之论源出于道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养生思想既有天命论的唯心主义成分,也不乏重生不重死,以至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理论。首先,在修身养性方面,与道家学说也有相通之处。一方面主张加强道德修养和进行心理调摄,如《礼记·大学》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论语·卫灵公》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滕文公下》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另一方面也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认为人有欲念、愿望是自然的,但欲不可尽,若欲望不能满足,应加以节制,否则思虑无穷,则有悖于养生之道。其次,在食居卫生保健方面,也提出了不少具体的养生方法。如要求暑天穿透汗凉爽的葛布单衣,冬天着保暖御寒的毛皮衣服,睡眠时有寝衣,洗澡后穿浴衣。在饮食卫生方面,要做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论语·乡党》),强调食物要精细,烹饪要得当,进餐要定时,同时注意不食腐败变质、变色变味的食物。在生活习惯及居处方面,要求“居无求安”,做到“食不语,寝不言”;“寝不尸,居不容”(《论语·乡党》)。另外,对于气血的保养,孔子也有其精辟的论述,他谆谆告诫:“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些都是比较科学的宝贵养生经验,一直被后世养生家所遵循。

《吕氏春秋》一书代表了先秦的杂家学派,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养生的理论。如在重生轻物方面,认为必须重视生命的价值,摆正人与物的关系,所谓:“今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在效法自然方面,提倡“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的运动健身方法;在趋利避害方面,指出:“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吕氏春秋·孟春纪·本生》);在环境选择方面,也有:“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等论述。

黄帝内经》集先秦时期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想之大成,并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如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然等原则,以及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等多种养生方法,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强调“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养生与预防疾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养生保健思想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汉唐时期,封建经济都曾出现过繁荣昌盛,这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并出现了许多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论著。如《淮南子》是继《吕氏春秋》之后又一部大规模汇集和综合前代文化的书籍,书中对养生理论的论述也颇多,例如“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淮南子·泰族》)。东汉医家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调理身体要顺应四时之变化,饮食寒热五味宜调和适度,以及运用导引吐纳的方法防病治病等养生的观点。名医华佗继承了前人“动则不衰”的思想,十分重视“动形养生”的体育锻炼方法,认为体育运动可令“谷气得消,血脉流通”,达到“病不得生”的目的。他还总结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操作简便又行之有效的导引健身术——五禽戏,其弟子吴普按照此法锻炼,寿高90余岁,且耳目聪明,牙齿完整。南朝的著名养生家陶弘景,不仅精研医学,还通晓佛学、道学,其所撰写的《养生延命录》一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书中对养生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作了许多论述,包括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慎房事等,并提出了养生的各种禁忌事项,如教诫、食诫、杂诫等,特另是对服气、导引、吐纳、按摩等的论述较多,为推动中医养生学的发展第 4 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具有丰富养生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养生学家,也可谓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自小是个“屡造医门”的病秧子,后来竟“年已老,而听视聪嘹”,“神采甚茂”,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他研究养生,善于养生的精神。在他所著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广泛收集和记载了前人养生防病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也总结了自己长期的实践体会,内容丰富,功法众多,在我国养生发展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可延年益寿”,“但不得仙耳”的唯物观;“饵药并济”,“动静相宜”的辩证观;以及“防患未然”,“形神相即”,“房中补益”等论述,都是很科学的养生保健理论。

宋元时期,中医界出现了流派争鸣的局面,不但活跃了学术空气,也促进了养生学的进一步发展。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学家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新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如金元四大家中的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尤其重视元气,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提出用吹气、嘘气、呼气、吸气等吐故纳新的方法调养人之精气。张子和养生保健思想的核心是“君子贵流不贵滞”,提倡用食物补养正气,反对盲目用药物进补,所谓:“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儒门事亲卷二·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并且在调饮食、戒房劳、慎言语、炼气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李东垣一向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因此他的养生观点便是注重调摄脾胃之气,维护后天之本,具体内容包括了调节饮食养脾胃、调摄精神护脾胃,以及防病治病顾脾胃等。朱丹溪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指导下,十分重视养精护阴的养生思想,在他所著的《饮食箴》、《色欲箴》、《养老论》等著作中,围绕着顾护阴精提出了顺四时以调养神气,饮食清淡以免升阳助火,其中特别强调了晚婚晚育和节欲保精的养生措施。此外,宋代的许多文人学士亦谙熟养生之道。如欧阳修指出“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认为只有运动形体,才能延年益寿。苏轼不仅注意饮食起居,对运动养生之道也颇有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动养生方法,他每天天刚亮就起床,叩齿吐纳,摩擦脚心、脐下及腰脊,按捏鼻部,梳理头发,认为若能坚持这项运动则“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明清之际,人们已普遍重视养生保健的作用,涌现出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的专著,可以说是养生学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如李中梓编著的《寿世青编》一书,论述了调神、节食、保精与五脏功能的密切关系,为五脏调养理论的充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冷谦的《修龄要旨》综合《内经》等前人之说,再参合自己的养生经验,提出了四时调摄、气功、导引等具体的养生方法,其中所倡导的“养生十六宜”至今仍广为流传。李梃《医学入门》中的“保养说”分析了古代养生法的优劣,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如“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戒色欲以养精”,“正思虑以养神”,“薄滋味以养血”,“寡言语以养气”等。高濂的《遵生八笺》从气功角度介绍了调养五脏的坐功法,并对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导引却病、饮馔服食等均作了详细的阐述。清代杰出养生家曹庭栋自幼体弱多病,后因重视养生调摄,享年90多岁。其所著的《老老恒言》是全面论述养生的专著,也是清代对养生学贡献最大的著述。该书的特点是博引众说,参以己见,把养生的方法贯穿于日常生活诸方面。书中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状况,总结出一套衣、食、住、行的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如对安寝、盥洗、散步、昼卧、衣、帽、鞋、袜、床、枕、被、席等,逐一分析宜忌,指导取舍。在形体摄养上,他十分强调动静结合,创立式、坐式、卧式的导引法。在饮食调理上,他提倡药粥养生,认为药粥尤宜于老年人,并编制了粥谱,分为上、中、下三品,配方百余首,可谓集食养保健粥之大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自然科学的发展送来了阳光雨露,也给中医养生学带来了生机。养生保健事业列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在行政法规和结构建设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五十年代中期,关于气功养生的研究日益增多,《谈谈呼吸养生》、《小周天气功疗养法》等有关论文相继发表。1957年7月上海市气功疗养所成立,使我国气功养生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所成立后,开展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气功养生项目,并对气功与经络的关系,以及对经络的探测与证实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著名中医秦伯未在《中医杂志》上连续撰文,介绍了学习《内经知要》的体会,并且对“道生”作了阐述,认为道生就是防止疾病,充实体力和延长寿命的方法,对普及《内经》中的养生思想有一定意义。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单位,为了配合不断兴起的西学中热及中医养生研究的发展,出版了大量的中医书籍,其中《黄帝内经素问》、《神农本草经》、《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等著作,涉及到许多养生学内容。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老年学研究室,整理传统延寿方药,进行某些中医药抗衰老作用的研究。六十年代初,李经纬探讨了孙思邈的养生思想,明确提出了“养生长寿学”这一学科名词。武汉医学院卫生系56级科研组还对武汉地区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了调查。进入七十年代末期,党和国家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尊重科学、重视科学蔚然成风,促使了中医养生学的飞速发展。加上这一时期国际上老年医学发展很快,及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也很明显,均给中医养生学带来了动力和机遇。1980年6月,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了岳美中学术经验研究室,在著名中医老年病学家岳美中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中医老年医学和抗衰老研究,曾先后发表了《补益类长寿植物药概述》、《抗衰老动物药概述》等论文。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我国传统养生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形势喜人。一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既有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研究队伍,又有不少业余研究人员。二是整理和重印了一批很有价值的古代养生学文献,也出版了一批研究传统养生学的专著和工具书,如林乾良等的《养生寿老集》,樊润泉主编的《养生保健集》,李聪甫等的《传统老年医学》,王峻等的《延年益寿精方选》,陈可冀主编的《抗衰老中药学》,王其飞等的《中医长寿学》,刘占文主编的《中医养生学》等等,皆为普及和提高中医养生学理论作出了贡献。三是创办了许多保健杂志,这些杂志大多重视传统养生学理论或经验的发掘与继承发扬。其中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长寿》杂志(1995年起改为《华夏长寿》)已创刊19年,该杂志辟有“中国养生”专栏,发表了许多研究传统养生学的优秀文章。其他杂志如《大众健康》、《中国保健》、《健康世界》、《医药与保健》及《食品与保健》等,也同样作出了贡献。四是在研究传统养生文献的基础上,开发了一批养生保健药物,其中有的不但深受国人欢迎,而且还打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4月,在青岛召开了中国首届康复疗养养生学术研讨会,全国有关专家120余人云集一堂,交流了养生学的研究成果。1989年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了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设立养生康复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如今,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越来越多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传统的养生理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养生保健方法的普及日益广泛,人们对养生保健以防病强身延寿的期望亦愈来愈高,相信随着古老的中医养生学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必定会为我国以及全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0 中民瑞康健康产业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药原创技术分会备案序号: 京ICP备1504675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