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会动态 < 行业新闻

走进学会

【喜迎二十大】纵深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发布时间:2022/10/14 8:38:15 发布人:中国中医药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蹄疾步稳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呈现整体推进、多点突破、红利释放的良好局面,为加快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把握正确方向

强化改革顶层设计

十年来,始终坚持党对深化中医药改革的统一领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强化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党组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改革调研、亲自抓研究部署、亲自抓协调推进,构建起高位推动、综合实施、全程负责的改革工作格局。准确把握深化改革目标方向、主要内容和方法路径,制定深化改革总体思路,明确深化中医药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连续9年制定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责任部门,形成清晰明确的改革施工方案,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始终坚持把深化中医药改革作为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部署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改革举措。

围绕贯彻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国家中医药局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谋划改革举措,出台《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措施,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等一批政策文件。

强化“三医联动”改革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助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十年来,始终坚持把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作为中医药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以协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围绕深化医改的方向和任务举措,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70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52人。一批中医类医院纳入“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范围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范围,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均衡布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创新中西医协同医疗模式、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建设、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启动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遴选工作。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98%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可及性显著增强。全国备案中医诊所2.8万个。

中医药全面融入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实施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等专项行动、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

全面推开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中医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典型经验。在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中,明确提出充分考虑中医药医务人员收入情况,向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医院倾斜。60%以上县域的医共体是由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分别牵头组建。

强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全国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将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纳入考核范围,持续推动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提升。推动在全面落实政府对符合规划的公立中医医院各项投入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部分地区通过对中医药服务人次、中医药住院床日、中药饮片处方进行补助、落实投入倾斜政策。会同国家医保局制定印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多个省份出台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发布中医优势病种。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中成药占比接近一半。完善体现中医药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政策。

加快完善中医药体制机制

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等领域不断积聚发展新动能

十年来,始终坚持协同推进中医药各领域改革,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生深刻变化,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夯实基础。

中医药人才培养和评价改革不断深化。扎实推进医教协同改革,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及其2.0,开展中医学“5+3”一体化、9年制等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试点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加大对中医药院校改革支持力度,省(部)局共建21所中医药院校。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印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及培训标准》,中医规培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健全。深入实施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推动高年资中医师带徒制度建设,师承教育由单个项目向师承教育制度、模式和体系转变。

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选拔10名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49名岐黄学者,培养100名青年岐黄学者、1000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建设15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和20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

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革加快推进。评选表彰90名国医大师、201名全国名中医、60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0名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推动各地评选表彰了一批省、市级名中医,基本建立了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不同层级衔接的人才激励机制。所有省份组织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会同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建设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医类国家医学临床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40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布局建设17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中药质量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31个省(区、市)2700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摸清中药资源“家底”。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推动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印发《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加快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审批,会同国家药监局发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等。

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创新。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打造文化宣传品牌活动。联合23个部门深入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组织各地举办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活动和中医药体验活动。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队伍,举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千名医师讲中医”等活动。支持创造以《本草中国》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力作。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机制,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0.69%。

对外交流合作机制持续健全。我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开展了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75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工作,中医药成为人文对外交流的靓丽名片和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卫生健康资源。试点大湾区公立医疗机构招聘港澳中医师,简化港澳已上市的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

发挥试点探路作用

充分调动各地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十年来,始终坚持先行先试,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纵深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联合批复确定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7省(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快打造一批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促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生动实践和改革探索。目前,各示范区均以省级人民政府或办公厅名义印发建设方案,加快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筹区域、主题和层级,先后批复设立15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基本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中医药各领域的试点格局。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组织领导、申报确定、建设管理等机制。建立联系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强化督促指导,推动试验区建设任务落地。组织开展2次第三方评估,评估建设成效,不断校准工作方向。召开6次经验交流会、研讨班,印发文件、工作简报,推广各地好做法好经验。

十年来,各试验区建设取得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走进河北石家庄桥西区裕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国医堂,古色古香的装修、浓浓的中药香,处处体现出鲜明的中医药特色。

裕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石家庄全力建设的50个高水平国医堂之一,受到附近就诊群众的欢迎。2012年起,石家庄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探索开展“国医堂”“国医馆”建设。目前,全市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8个乡镇卫生院建成了“国医堂”,1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了“国医馆”,1020个村卫生室创建成为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

河南南阳的中医药发展举措频频“出圈”,“中医药文化夜市”“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等优质项目的推行得益于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的高位谋划。2019年2月,南阳在全国率先成立中医药发展局,成为与市卫生健康委并列的市政府36个工作部门之一。13个县(市、区)卫生健康委统一挂中医药发展局牌子,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山东威海市中医院医保改革案例入选中央改革办地方案例,中医药改革“威海样本”获全国推广。威海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突出中医医疗项目价格调整、中医药特色技术应用在中医药综合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实现“医疗、医保、医药、医价、医技”联动,建立中医药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改革“项目定价”为“技术定价”,实行中西医“同病同价”改革,大幅提高中医优势技术价格。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2015年起,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重庆垫江开始探索临床医生“县管乡用”轮换派遣制度,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单独设置“县管乡用”医师编制100个,用5年时间为全县25个基层医疗机构派遣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医师共100名。实行定编制规模、定基层配置数、定县级医院派遣数的管理模式,定期为基层中医药输送人才,充分缓解了乡镇卫生院人才缺口大、服务能力低的难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0 中民瑞康健康产业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药原创技术分会备案序号: 京ICP备15046755号-9